衡阳雁去 下

2025-04-29, Tuesday | [257] × { 0 },Posted in Tour

回雁峰  今天早上我在酒店嗦了一碗衡阳米粉之后,就把目光转到了湘江的西岸。来雁城一定要到访的景点就是南岳第一峰——回雁峰,南岳衡山传说一共有七十二座山峰,最南面的就是衡阳府的回雁峰,最北面是的长沙府岳麓山的灵麓峰,最高的是海拔1300米的祝融峰。海拔高度不到100米的回雁峰和祝融峰比起来,微不足道,但是古话说的好,山不在高,有仙则名。相传每到秋天,北雁南飞,至此歇翅停回。所以在古诗词中,和大雁有关的回雁峰出现的频率和名气,要远远高于祝融峰。

衡阳米粉  回程之前,我游览的最后一个站是位居北宋四大书院之首的石鼓书院,书院的选址非常讲究,地处衡阳府的湘江西岸,和蒸水、耒水的三江汇合处不远。我们知道,最有名的岳麓书院的山门上有一副对联:惟楚有材,于斯为盛。石鼓书院的院门口也有类似的标语:石鼓扬名,斯文为甚。而且在书院里面还有一个一人多高用石头做的大鼓,但是没有鼓槌,也不知道能不能敲响这个石鼓。

回雁阁  最令我惊奇的是,石鼓书院里面居然有一座纪念诸葛亮的武侯祠,据说诸葛亮在赤壁之战后坐镇在衡阳府的石鼓书院附近,总督粮草,还暗地里研究八阵图,日后在夷陵大战之后困住了陆逊的追击部队,保留了蜀汉的军事火种,为以后的北伐中原打下了基础。除了诸葛亮,石鼓书院也培养了不少名人,在书院的大门口,有一座“石鼓七贤”的雕像,白色的大石头上面坐着或者站着七位学者,分别是苏轼、周敦颐、朱熹、王夫之、曾国藩、彭玉麟、齐白石七人,都是鼎鼎大名的人物。

石鼓书院  本来在古代石鼓书院对面湘江江岸,是曾国藩为了对付太平天国而训练湘军水军的地方,但是由于在衡阳保卫战中被毁,一直没有修复,所以这边变得一片荒凉,在Google Maps里面也是一片空白。受到牵连,就连著名的衡阳府三塔之一的来雁塔在Google Maps都没有被标注出来,还是我从石鼓书院的合江亭上极目远眺才发现的来雁塔的踪迹。当我步行走到来雁塔之时,着实被吓了一条,这边空无一人,周边杂草丛生,完全就处于未开发、未保护的形态。只有塔边的小亭子里面时不时地传出一些当地的阿姨在谈一些家长里短的声音,可以说是寥落古行宫,宫花寂寞红。白头宫女在,闲坐说玄宗

来雁塔

相关文章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

This site uses Akismet to reduce spam. Learn how your comment data is processed.